校长郑磊就为强国建设培养卓越工程师在《中国教育报》刊发署名文章

发布者:王东坡发布时间:2024-04-01浏览次数:10

4月1日,校长郑磊就为强国建设培养卓越工程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指出:面对新使命新要求,合肥工业大学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教研一体、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担当意识和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努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全文转载如下:

为强国建设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培养“卓越工程师”作为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内容。培养卓越工程师,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

面对新使命新要求,合肥工业大学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教研一体、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担当意识和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努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树牢理想信念,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信心与决心,是成为卓越工程师的首要前提。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深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深度融合,牢牢把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向。

弘扬光荣传统,秉承工业报国。建校近80年来,学校始终胸怀“工业报国”之志,践行工业兴国、工业强国之路,致力于培养国家工业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学校明确了“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的近40万名校友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将光荣传统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体验研学等多种方式,引领青年学子深入系统学习国家工业化发展史、中国工业人奋斗史,确保“工业报国”的理想追求在一代代青年学子中接续传递。

完善育人体系,涵养家国情怀。通过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和网络一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学校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学校开设工程伦理、人文素质教育等课程,将工程技术与道德价值、行为规范、责任担当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文情怀、国家责任、历史文化结合。通过扎实推进科研育人,引领研究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科研方向,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科研实践中亲身感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的艰辛与不易,深刻体会强国建设赋予工程科技领域的神圣使命,在润物无声中厚植家国情怀。

强化示范引领,激励使命担当。长期以来,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工程学科综合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厚实的科研能力,产生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应用到“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国产大飞机、辽宁号航空母舰等国家重大工程,涌现出一批以全国创优争先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先进教师和团队典型。通过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深度融合、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多种路径,引导研究生树牢科技报国理想信念,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与普通工程师相比,卓越工程师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领域,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难题的高素质、高层次、交叉复合型工程人才,既要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全球战略视野、突出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

瞄准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始终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优秀人才选拔、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能力塑造、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为加快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作出新贡献。

优化选拔机制,汇聚优秀青年人才。高质量生源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前提。为了吸引汇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学校通过制定实施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优质生源的积极主动性。学校紧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单列招生计划,采取“定向式招生和订单式培养”方式,与企业共同商定招生遴选标准和联合培养要求,协同组织复试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积极探索“校企协同组织复试,面向需求选拔人才”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不断提升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以集成电路专业领域为例,学校连续3年累计遴选120余名研究生进入相关领域领军企业联合培养,并在招生、培养、日常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联合培养路径和体系,为未来培养更多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打牢了基础。

坚持分类评价,强化工程实践导向。过去,大多数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出于未来择业、深造等需要,更热衷于在校内开展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指导教师也往往习惯于沿用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过程“学术化”倾向严重、“职业性”“实践性”特征虚化,学位论文过度注重理论探讨,脱离了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培养目标脱节。为此,学校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分类、分事、分人评价,把实践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分类、分领域评价标准体系,将技术报告、产品报告、工艺报告、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多形式多元化成果纳入学位授予标准,着重考查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邀请行业产业专家参与指导、评阅和答辩评议等工作,评价标准更加强调实践创新性,凸显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效用。

创新教学方法,重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适应行业发展动态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与企业需求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及时掌握生产一线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技术进展。在推动基础课程与行业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的同时,学校增加了实践环节学分、明确实践课程比例,并融合课程、项目、竞赛于一体,建设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培养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融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提出了情境交互感知、协同知识建构、移动探究学习“三并用”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向课堂与工程一线现场教学相结合转变,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立体化交互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不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深化校企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高校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学校充分发挥工科办学特色和产学研合作传统优势,坚持面向产业发展、服务企业需求,通过高水平校企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学校与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建设了一批高规格人才培养平台,携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科技研发成果,形成了完善的协同育人创新机制,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全面保障。

推进校企共建,培育高水平导师队伍。高水平导师团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为了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学校以“按需设岗、择优聘任、统一建设、动态调整”为原则,持续强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双导师制”,与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明确要求校内研究生导师要具备相应实操经验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学校根据学科专业领域建设发展和工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从行业领军企业、知名科研院所等单位遴选行业导师1000余人,并建立起校企导师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校企导师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多学科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优势,形成校内行业导师联动、学术引领与工程实践融合的长效机制,确保青年学子在学习中将生产一线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技术进展融会贯通。

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体化培养基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学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持续深化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研发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学校与阳光电源、奇瑞汽车等130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明确要求每个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研究生在基地联合培养,每个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有一年时间驻点在合作单位联合培养。为了真正建强联合培养基地,学校系统建立了一系列相关建设与管理制度,明确遴选标准,签订合作协议,加强质量监控,定期考核评价,按照“高校总体引领、创新育人协同”的原则,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和联建单位共同的事业,携手打造高层次卓越工程师培育联合体。

聚焦工程实践,打造真实项目训练场。在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实践中,学校创新性构建了以“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为特色的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合作“合工大”模式,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行业企业高质量转化,在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为青年学子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了真项目真课题训练场。学校坚持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重大企业委托项目等为牵引,将重大科研项目作为研究生论文选题。全校各科研团队在科技攻关中,为学生提供解决真问题的重点工程、实训平台等培养条件,引领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中勇于挑起大梁、敢于动真碰硬,在真刀真枪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历练中增长本领才干,迅速成长为国家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